孩子要了解哪些安全常识?

2023-03-19 22:57 百科科普内容 fufang419

每个宝宝都应该被保护好,但有时大人不在身边,他们总得学会自己保护自己。今天的12个紧急情况,你可以试着问问孩子,看他会怎样应对。

1.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你听到有人试图开门,或强行闯入,要怎么做呢?应该先躲起来,然后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而不是打110。听起来是不是很扯,但是你想想一个无助的小孩能否在紧急情况下向警察正确表达出现状。而爸妈知道后,即可以安慰小孩,又可以节省时间报警,甚至可以打电话给邻居,或者住在附近的朋友寻求帮助。

2.如果家里突然有烟雾/起火了,但这时候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会怎么做?小朋友应该立即离开房子,绝对不要尝试自己灭火。然后打火警电话或者父母的电话。也可以找邻居求助。

3.一个陌生人向你求助,你应该帮助TA吗?如果路上有人向你求助,不要帮他,并且赶紧走开。成年人需要帮助,为什么偏偏找弱小的幼儿帮忙呢?

4.如果路上有狗要咬你,你应该怎么做?这个时候不要慌,尽量冷静,试试用身上其他的东西转移狗的注意力,比如扔掉书包,然后再慢慢离开。

5.刚刚交了一个新朋友,TA邀请你去TA家玩,你会怎么做?不熟的朋友,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要去他们家,还有作业完成、爸爸妈妈不准等等都可以是常用的借口。

6.当你闻到家里有煤气的味道时,你应该怎么做?不要用电子产品比如手机、不要点火,赶紧离开家,到房子外或者邻居家后再打电话。

9.如果你在等电梯,这时有一个陌生人跟进来了,你会怎么做?和陌生人进入一辆电梯也是很危险的事,你可以告诉他你在等爸爸妈妈,让他先乘坐,你等下一趟。

10.如果你突然发现有人在跟踪你,你应该怎么做?找一个超市、理发店之类人多的地方,然后赶紧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11.如果一个陌生人抓住你不让你走,小朋友一定要大声喊叫,然后拼命破坏附近的东西,比如用石头打附近的窗户和汽车,没关系,爸爸妈妈会赔的,这些都没有你的安全重要。

12.如果你处在非常嘈杂、拥挤的人群中,你应该怎么办?绝对不要逆人流回头找父母,顺着人流的方向,慢慢走出人群。如果是和家人在一起,让他把你架在肩膀上,防止踩踏。


我们说安全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对于一些安全常识,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

1、交通安全

告诉孩子过马路时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不能在马路上玩耍、打球等。

2、认识危险标志、消防标志,安全出口等。

平时家长与孩子到公共场合去,对消防标志,安全出口及一些危险标志等,要及时告诉孩子认识,教育孩子一起学习了解危险品标志。比如在公路上运输特殊物品的车辆、路边的高压电箱等的危险标志,提高保护孩子的安全意识及能力。

3、防止溺水

教育孩子不要独自或与同学结伴到河里、沟渠等地方游泳,以防不测。如发现有人落水,千万不能去救,要大声呼救大人来救。

4、防火防盗

教育孩子在家里不能玩打火机、火柴等,以防引起火灾。家里的煤气灶开关不能随意拧。

电源插座不能随意摸,更不能把水淋在上面。教会孩子如遇大火怎么正确逃生。

5、特殊电话号码

家长一定让孩子记住一些特殊电话号码,比如记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交通事故电话:122等,并要告诉孩子学会怎样报警。比如,拨打火警电话时必须讲清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6、防雷电

教育孩子下雨天不能在大树下避雨,看见有电线落地,千万不能去摸,以防触电。

另外,家长应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小摊小贩的三无食品;不与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带路;不上陌生人的车;家里没有大人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如遇紧急情况,向警察,保安等人求救等。

总之,家长应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知道安全常识,以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告诉孩子危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安全事故瞬间发生,容不得半点马虎、粗心,必须事事留心、处处当心、时时小心、件件警惕,让孩子在思想上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烙印。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每年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超过20万人。每年有超过1万名15岁以下的青少年因为道路事故受伤而死,受重伤的人数更多。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为此,告诉孩子出行时一定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熟悉交通标志。加之,现在大街小巷全是车,司机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必须处处当心,防而又防。

近几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2千多人,伤3千多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那些惨不忍睹的火灾现场,回想起来让人触目惊心。为此,一定告诉孩子天天防火,熟记火灾报警电话,学习消防知识,会使用消防工具,学会逃生。

孩子年龄小,猎奇心重,贪玩好动,自我约束力差,判断不准确,思想单纯,经验不足。加之,好奇心强、贪玩,一时高兴可能把安全意识都忘得一干二净,所以父母必须处处提醒、时时叮嘱。比如:烧开水时别忘了关煤气、充电时别忘了拨电源、睡觉别忘了关灯,防止开水烫伤,防止电源漏电,特别是夏天,不能到河里去游野泳,知道后一定严厉批评,严格教育,防患于未然。

孩子是动态的,他无时无刻都在行动着,虽然平时掌握了一定的安全常识,在家时尽量不离开自己的视线,并进行无休止的婆婆妈妈地提醒,防止出现意外。在独自外出时,父母要做到走时有交待,途中有提醒,回来有汇报,外出前一定要反复的告诫、叮嘱,提醒孩子注意的事项,告诉预防的方法,提供发生意外时的处理办法。同时,告诫孩子,在外面时,要做好个人防范,杜绝人为伤害,时刻做好防盗、防抢、防骗、防侵的思想准备,千万别贪小便宜、别嘴馋、别跟陌生人说话等等,期间一定要多次电话跟踪、提醒,防止意外发生。

总之,要告诉孩子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水可以解渴,但也能呛死人、淹死人。火可以为我们提供热量,取暖、做饭,但也可以瞬间变成火海,烧死人。电可以为我们带来光明,产生能量,服务人类,但也能造成触电事故,电死人。汽车同样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但发生交通事故者,比比皆是,惨不忍睹。所以要注意水、电、暖、气、火的安全使用和管理,遵章守纪,提高安全意识,杜绝事故发生。

(图片来自网络)


对孩子的安全意识不能小趣,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第一、什么东西都不能往嘴里放!

有的孩子特别淘气,见到稀奇古怪的东西就想拿到手里探索探索,用手还不够,就会用他最敏感的触觉嘴来探索,所以平时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能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

第二、告诉孩子不要跟着陌生人走,更不能要陌生人给的东西!

这一点家长朋友们一定切记,时刻提醒孩子到外边尤其是商场或者陌生环境,不能乱跑,更不能跟着陌生人走,更不能随便要陌生人给的东西!

第三、过马路的时候不能跑,前后左右看看有没有车再走!

第四、鞭炮一系列的东西不能乱动,如果想玩一定要在成年人的陪同下一起玩!


个人认为,以下这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应该让孩子知道并记住。

1、人身安全。

让孩子从小学会自我保护,防拐卖、防欺骗、防欺凌。坏人总是带着善良的面具,孩子遇到问题要能冷静处理。不跟着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2、生活安全。

生活中不乱碰危险的刀具、火源、电器,遇到自己不能操作的家用电器时,请求家中长辈帮忙。不吃腐败变质或过凉隔夜的食物,穿脱衣物要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改变。

3、游玩安全。

外出时要和同伴结队而行,旅游景点按指示牌进行观光,有危险警告标志的地方绝对不去。


孩子的安全问题向来是父母们最关心的,对孩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安全、健康地成长,是每个家长最重要的责任。家长们该做的是教会孩子如何自我保护,远离危险与伤害。

现在孩子在上幼儿园,我经常会嘱咐他的安全知识有,

家里:1.不能动电。牢记电是电老虎。尤其是湿手。

2.不能往嘴里随便塞东西吃。有段时间发现孩子老往嘴里塞玻璃球,狠狠批评了一次。

3.不能动剪刀。

4.拿着筷子或削好的铅笔时要稳当,不能蹦蹦跳跳。

5.不能爬高,尤其是站在凳子上往窗户外望。

6.不动厨房的东西。

外面就越多了,举几个小例子吧,

1.进出电梯必须有大人陪同,而且看好再进,不准在电梯里蹦跳。

2.过马路要牵着大人的手。

3.在学校上下楼梯要扶着把手,不准与小朋友打闹。

等等,总之,安全无小事,一定要不断教育孩子,并且教会孩子如何自我保护。


这些安全知识,我觉得有必要告诉孩子:

家庭中安全隐患,比如厨房的煤气炉、热汤,阳台,电源,台角的碰碰撞撞等;

幼儿园的安全隐患,比如地面防滑,跷跷板、滑梯的安全等;

交通安全,如何避让车辆、行走的基本交通规则等。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商场紧跟妈妈;走丢了找谁,还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联系方式;遇上坏人,自救无法逃脱,让孩子学会留下求救信号。

一是各种急救电话,二是意外紧急处理方法(比如流鼻血如何处理、割伤如何处理)。

我是懒猪妈咪早教,关注孩子早期教育,妈咪自我成长。欢迎点赞+关注!


给孩子告诉得安全首先是自己是人身安全,自己是隐私部位要保护好,和小朋友玩闹不能触碰眼睛,私密部位。其次,在玩的时候要注意水,电,火这些设施,不要随便碰电源,接近火源等危险物品。再次,出行安全,过马路注意红绿灯,躲避车辆。不要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险寻求可以帮助的人帮助。


近几年很多人对安全教育十分重视,也有非常多的教育平台,基本上每个幼儿园和学校都会给孩子普及安全教育,这而且需要孩子和家长沟通。还有一些安全知识培训,但是在此同时,我们也需要选择一些课余的时间来给这些孩子们,好好的科普一下安全教育的问题,因为不管怎么样,生命才是更重要的,安全教育这件事情必不可少。

了解危险,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他们对于自己生活当中的一些危险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甚至有的时候还不了解是哪些是是存在危险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了解危险,只有在知道什么是危险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好一个防护工作,同时我们也需要避免网上的一些负面,比如说下很多搞笑的电视和动漫当中都有十分危险的动作,我们需要尽量避免孩子接触这些东西。

基础常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虽然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和老师的关爱和爱护,但是我们也需要让他对于一些危险,只有一个基础的常识,这样才可以,在这些大人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危险有一个冷静的处理,所以一些必备的常识,一定要悉心教导,只有让他们记住才能有效的避免一些危险情况的出现。

了解后果,对孩子来说,他们天生的性格就是个不一样的,比如说有些孩子就非常的乖巧听话,而有些孩子天生就十分叛逆,所以对于这类孩子来说,我们最好可以纠正他们的一些习惯,这些孩子一般都比较喜欢一些危险的运动和动作,甚至有的时候,即便有人劝导也完全不听,所以我们一定要让他了解这么做的后果。

孩子虽小,但是却不能一直在家长和老师的庇护下面生活,所以我们必须找回他们基本的生活常识,这样不但是为自己,更是为孩子的未来考虑。


未请自来!

作为众多父母中的一员,每次看见各类有关孩子安全事故的报道都无比揪心,孩子的一生,风险与成长并存,谁都不能保证每天24H把孩子栓在身边。

当我们一味回避了风险,同时也等于回避了生活,所以家长更应该为孩子建立规则、及在可控的风险中帮助孩子进行有限的尝试,循序渐进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不要玩火玩电,让孩子了解玩火玩电是很危险的。

不要爬到楼房的窗台阳台上,让孩子知道会容易跌下去的。当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一些超人的动作时,应及时告际孩子这是有很牢固的保证措施下才能干的。

不要把大头针、图钉、曲别针、花生米、小塑料粒等放进耳朵、鼻子等地方。这样容易落入气管,造成窒息。

厨房对孩子来说是不安全的场所,火炉、热锅、开水壶、刀叉等都是危险的。应教育孩子不能在厨房里玩。

不要玩塑料袋。一旦套在头上会引起窒息。因孩子在情急的情况下,不会从头上取下塑料袋,若是将袋口拉紧则更加危险。

不要在马路边玩或追逐,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学点交通知识。

不可独自去公共厕所、乘公共汽车、看电影等外出活动。

不要把家里的地址、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

不要让别人抚摸自己的身体。身体部分如胸、臀、下身、大腿等。除了父母、医务人员在必要的情况下,如检查疾病、擦药、洗澡、擦身等可以触摸之外,任何人都不可以随便触摸。

陌生人强迫带你走时大喊救命并赶快逃走。

不要去偏僻的被空置的空屋和僻静暗处。

不可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孩子知识的学习还处于模仿式学习,以身作则或使用必要的卡片、实物带领孩子学习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知识卡片:建议爸妈们自制或购买安全卡片,内容包含了图像、操作指南、操作不当的危害性。像学习一般卡片一样,让孩子重复学习,形成记忆。以后他触碰这些东西时,可能会因懂得正确操作避开危险或是由于了解危险性远离它。

实物操作:如果认知还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就让他直接试试吧,关于一些危险物,爸妈们可以试着这样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

科普场馆:体验式场景空间中包含有各类适合孩子的角色扮演项目,可供孩子更直观的学习体验突发性安全知识。例如:对于火灾、洪水、地震的认识。

室内是孩子活动最多的地方,所以,室内更因该注意安全事项,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门向外开,不要装弹簧;窗台高过孩子,不低于一米;窗外栅栏间距小于10厘米;楼梯有良好的照明。

客厅、卫生间和卧室地面要防滑,不要潮湿。

家中的桌椅角和柜子的边角应该是圆弧角,家具上最好不要有凸起易伤人的装饰。

插销安装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父母的化妆用品也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家中易燃易爆的、厨房刀具用品、消毒水等,凡事易给孩子造成伤害的,都应放置在孩子看不到摸不到的地方。

端汤、茶水、倒水和端菜时不经过孩子的头顶,以免误伤。

家中地面注意防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