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针尖对麦芒,夲人认为是针锋相对。针是以尖产生用途,麦芒也是有顶尖,这两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应该是寃家路窄,互不相让。这文明的社会和人际交往中,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有度量。应当相互尊敬,以理相待,互相包容。不论是同事,还是家庭都要忍让,因为谅解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1.“针尖对麦芒”比喻交战双方都拥有顶尖的实力,并且双方的实力不相上下,互不相让,正面冲突。常与“狭路相逢勇者胜”并列使用。
比如:前方是一只精锐部队,咱们针尖对麦芒,狭路相逢勇者胜,要拿出亮剑的精神来!
2.针尖、麦芒尖端面积都很小,当有力的作用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强,这么大的压强足以穿透很多一般物体,使物体损伤。当针尖对麦芒时,两者旗鼓相当,都有机会,也都没有把握损伤对方。
3.成语出处:老舍《荷珠配》第一场:“黄龙衮你这小子真叫会算账!怎奈呀针尖对麦芒,全三爷子不会上你的当。”
4.针尖:针的尖端。也比喻细微之处。 清朝王夫之 《示子侄》:“袖中挥拳,针尖竞利,狂在须臾,九牛莫制。” 聂绀弩 《谈杂文》:“他们的视野既小如针尖,又不敢正眼凝视现实。”
麦芒 :麦穗之芒,芒:禾本科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唐朝柳宗元 《闻黄鹂》诗:“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青波。” 唐朝李贺 《章和二年中》诗:“云萧索田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如粟。”
生活中,针尖对麦芒的事很多。你是针尖,我是麦芒,尖对尖,各不相让,针锋相对。
举个例子:邻居家婆媳不和,总发生婆媳大战。
一次,她们婆媳又口角起来。原因很简单:为了吃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别小看了吃饭。邻居婆婆因为年轻的时候受过苦,挨过饿,所以生活很节俭,喜欢吃玉米面,喜欢吃剩菜,咸菜之类的食品。
这可把媳妇惹火了:一连十几天天天吃玉米面,并且没有荤腥,媳妇不干了。
“我一天上班多辛苦,每天就吃这个,一点营养也没有……”
“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肥拣瘦,怎么那么馋?”婆婆说。
“我怎么馋了?谁家一天到晚总吃玉米面?”
于是,话越说越多,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抖落出来了:“想当年我坐月子时,你给我吃什么了?你亏心不亏心?”媳妇说。
“呵!我天天伺候你,还伺候出错来了?我是看出来了,我怎么做都不对!”
就这样,“针尖对麦芒,”她们婆媳起了战火。
其实,多大点事?不就是为了吃吗?婆媳之间都好好沟通一下,互相理解点,就不会起“战争”了。
婆婆考虑一下媳妇的口味,媳妇考虑一下婆婆的辛苦,话说开了,不就没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