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批评犯错误的学生,并没有不妥当的地方。至于批评学生的地点,无论在哪里都属于老师个人的教育方法问题,不涉及原则。家长如果因此而与老师发生龃龉,只能说明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有问题。
每个老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方面,都会有自己的方法。只要这种方法不是特意去羞辱、体罚学生,都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在批评学生的地点和家长有争执,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是可以接受家长建议的。老师因此与家长发生争执,应该是老师没有向家长解释清楚,而使家长产生了误会。
老师指出自己家孩子缺点,家长应该感谢老师。家长在这时候应该和老师商量如何促使学生改正缺点,而不是斤斤计较老师批评学生的地点,这样对学生改正错误没有作用。家长不认同老师的教育方法,可以与老师沟通了解。实在不认同的话,也可以调班或者转学。并不是没有处理方法。发生争执最后也解决不了问题。
在教育学生方面,老师占主导地位,责任更大,也就更有必要与家长沟通顺畅,免除家长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家长要积极配合老师,应该主动就学生的一些问题和老师沟通。家长与老师形成合力教育学生,对学生的帮助是最大的。
只是因为批评学生地点问题,老师与家长发生争执,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而且完全没有必要。老师在教育方法上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这样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就会完全避免类似这样的无谓争执。
这不是很正常吗?以前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到春天,老师就会让班长休息日的时候去给他砍教鞭,就是三月的柳树条,拇指粗细,半干不湿,后用火烤,结实耐用,打人疼,敲黑板咚咚响。那时这种教鞭简直就是我们的噩梦,一鞭子打到小腿肚子,那酸爽。回去还不敢跟父母说,因为说了又是一顿打。那一根教鞭,打的我们那一辈人,没听说拿刀跟父母相向的,也没听说有学生时代去做人流手术的。不能说那一代孩子顶起了中国的脊梁,但从没做过有辱父母,伤天害理的事来。去年湖南沅江,今年江苏建湖,十二三岁的孩子杀了自己的母亲,被警察带走还面带微笑。这都是家长在微信群大爆粗口的结果。
这个家长本来是遇到了一个比较负责的好老师的,但偏偏自己却不懂得感恩,还要在微信群里大爆粗口辱骂老师,恩将仇报!
为什么说他恩将仇报呢?他的小孩学得不好,不遵守课堂纪律,作业又不完成,老师是想让孩子学好,改正错误,才去批评教育他的。虽然说,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孩子有错了,老师是一定要教育好的。但是,根据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很多老师是想管不敢管,想骂更不敢骂了,就怕一批评孩子,孩子闹情绪,发生什么意外,就不好办了。所以,这个老师是冒着多大的风险去批评教育孩子啊!但是,这个家长非但不领情,还要在群里骂老师,这不是恩将仇报是什么?要是遇上一位稍微不那么负责老师,或者比较怕事的老师,可能就随便说几句,然后打电话告知家长,让家长自己管得了。
你说,经这个家长这样一骂,以后老师还会去管这孩子吗?或者说老师已经不敢管这个孩子了。最终害了谁,耽误的是孩子,害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孩子的家长。孩子在这样的家长的教育下,会学得好吗?再这样下去,可能将来受累的还是家长自己。
教育孩子请一定要记住: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循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要想阅读与众不同的回答,敬请关注“下水诗文”。
这是老师对工作负责任的表现,应该予以充分肯定。试想,学生上课扰乱纪律,作业不认真或干脆不做,老师却不管不问,学校怎么看这个老师?其他老师怎么看这个老师?学生(尤其是学习好的学生)怎么看这个老师?家长怎么看这个老师?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本分,老师理应如此。
因为学生多,情况比较复杂,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批评教育的方法。
一、学生看小人书、梳头、照镜子、吃瓜子、小声说话以及不认真写作业、甚至不写作业等,发现后要及时提醒,以防漫延。对不听话的在教室做批评教育,更有甚者带办公室批评教育,说明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对有个性的学生要照顾脸面,最好不要在教室里批评教育,以防其像爆竹一样点火爆炸。就是在办公室批评教育,也要“软硬兼施”,注意引导,让其主动承认错误,使其心服口服,永不再犯(从现在的学生情况来看,这个已经不太可能,但是坚持一段时间是有很大希望的)。
三、对错误比较严重、经常不写作业的学生,要结合班主任或学校或家长进行批评教育。现在有些学生表现的是既坚强又脆弱,“坚强”的是有错误不承认,说什么都不学习、不写作业,“脆弱”的是批评教育稍重一点就离校出走,跳楼抗拒走向极端。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岂不麻烦!说心里话,现在每当严厉批评学生之后,总有些后怕,做老师真的好难哦!
教育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教育又是一门艺术,面对违反纪律、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老师既要负责任地批评教育,又不能出现任何问题,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工作中虚心学习、积累经验、多方了解、相互理解、对症下药,以期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现在还有这样的老师,真是可以同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有一比了。很多情况下,孩子完成作业或者完成作业不太好的时候,甚至不完成作业的时候,对于老师只是一个数字。会把完成作业的记录一下,18个人,没完成作业的10个人。从来不写作业,不可救药的两个人。就是通过这些一些简单的数字对比形成一个概念。
如果,一个孩子不完成作业通常会被叫到办公室里面稍微说一下,但是大多数是在课堂上随便说一说,孩子听不听家长听不听,老师们现在基本上不太深加追究,如果有感情有深度的话,时间长了还会提醒一下家长,如果家长稍微表示出不耐烦或者有一次不满意不配合的话,得了您的孩子从此可能就没有人关注了。
虽然说这是一个对孩子不公平的态度,但实际上又有什么法子呢?
各位老师,放学之后都应当保证孩子们的休息权是遵纪守法的一个表现,所以老师不应当在放学后或者下课后,把孩子领到办公室里面。这样是不多了,孩子的休息权和体育运动权利。
希望老师遵纪守法,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刻苦努力。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孩子作业没有完成,老师把孩子带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是很合理的现象,什么家长会对此破口大骂呢?如果是面对这样的家长老师不管就好了。
现在社会给老师一些宽容度吧。现在弄得所有的老师都岌岌可危的,自己管理学生不是会遭到家长的各种抵制,不理解。
自己不管理学生也不是,因为会有教学任务,会有考核目标。所以老师现在夹在两者之间,其实挺难的。现在社会对老师的认可度,不知道为什么会越来越低。本来老师是应该受人尊敬的职业,可是现在,作为老师来讲,感受不到这份来自社会以及家长的尊敬。
批评教育学生本来就是老师的一种责任。如果学生做的不好,老师能视而不见吗?以前老师会有一把戒尺当学生不听话的时候,老师对学生是有惩戒权的。
开始讲究人权,老师的各种权利被剥夺,然后老师被家长各种的不尊重。这样的社会风气下,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也会逐渐的减少。把孩子带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又没有伤害到他们自尊,又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那下不来台,我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面对接受不了的家长,那么老师就不要管理了,因为众口难调。这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个宝贝,说不得碰不得。在学校期间如果老师说的都无法接受不了的话,那么出社会会怎样呢?
首先说,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老师带到办公室批评,这根本没有错。
老师的职责是什么?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是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管教学,不抓学习管理,学生的成绩一定不会好。特别是小学生,很多学习习惯没有培养好的情况下更离不开老师的管理。在小学,特别是低年级教学过程中,抓好教学管理是一项重点内容。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他们主要是抓好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这两个方面做好了,学生的成绩和学习习惯才有可能提高。
在从家长角度看,老师因为学生作业没有完成,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批评。这样的老师应该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家长应该为孩子有这要样负责任的老师而高兴。但是这位家长不知道问为什么在群里有这种态度。难道老师看到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就该不管,让学生继续这样吗?如果一位负责任的老师管理学生,家长就这种态度,你的孩子以后又有哪位老师还敢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作为教育,本身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这才是教育的成功之道。老师的工作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老师管理、教育孩子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这样做,究竟是为么什么呢?家长需要深思。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
第一,作为老师,教育学生是本职工作。学生到校,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学习做人。
作为老师,必须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都起到教育作用。
第二,课下处理的方式值得推崇。学生犯错应该承担责任,这无可厚非。但现在很多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可能会伤害孩子。
课后处理的方式,既确保了问题不遗留,又照顾了学生的颜面,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编者按: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已经不是一两个教师遇到的问题,而是所有老师遇到的教育难题。学生不写作业也不是什么怪事,乡下中小学生不写作业的何其多?但是,当遇到这类事情时,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也会不一样。
教师已成为高危职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共识。其中,如何处理学生违纪问题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是一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违反纪律,不写作业,教师批评学生这是教师的权力和义务,也是一件很正常的教育行为,只要按照相应的准则来批评学生,都应该值得提倡和维护教师的教育行为。
其次,学生是未成年人,多数学生的认知有限,行为举止很容易出格,再加上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出违反纪律和不写作业的行为就需要教师去指正,引导他们向真善美方面发展,教育他们遵守纪律,认真学习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所以,教师面对违反纪律和不写作业的学生,一定要严厉批评和制止,如果放任不管,教师也会因此而被他人指责不负责任,良心也过意不去。
同时,批评学生也是一门艺术。比如说批评学生如何批评,在哪里批评,批评的方式等等也都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批评学生可以分为马上批评,和过后批评,以及在教室批评,在办公室批评,回家批评等等几种方式。
如果不担心学生的自尊心问题,那么在教室批评违反学校纪律的同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让其他同学同时受到教育,一举两得。叫学生回办公室批评,学生面临的压力也很大,批评的学生也会因为在其他教师面前被被批评而感到没面子,心理压力稍微大一些。不过,只要是正常的批评学生,在语气上,还有不要体罚体罚学生那就没什么要担忧的事情。
现在,敢管学生,批评学生的老师已经不多了,不过过度批评学生的教师被处理的案例也很多,更多的教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遇到一位敢于批评学生的老师,那是学生的幸福,也是教育的幸事。
为题主宝宝点个赞,这是个现今学校教育的有趣问题吖。
我听过很多家长抱怨,说现在多数学校的老师不作为,不管孩子。
我也听了不少家长在群里护犊子、骂老师的例子。
在这里提出一些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校有校规,孩子如果选择进去这个学校学习,就应该遵守学校的校规,这点在首次入学那会儿就该由教务报名处让家长和孩子确认,并定期由班主任在班会上会提醒。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好的纪律氛围也是保证学生学习的前提。
其次,家长认为孩子完不完成作业没关系的,可以在班会上填写确认书,再由班主任告知各科任老师。
第三,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可以不遵守学校纪律的,那家长需要知道校方也许有权利解除孩子学位。但是,小时候不遵守校规,长大了也许就不遵守法规,因为从小没有人教他要遵守规则。
第四,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需要改善。
多数孩子并非都是爱违反课堂纪律和不做作业的,反而有没可能是孩子听不懂课,或者学习上出了问题,学习心态出现扭曲?
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从本质上出发,沟通清楚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做作业和课堂不听课违反纪律的本质原因!
帮助孩子知道错的本质原因,并且帮助他改善过来,相信孩子能改好。显然比只针对孩子做错事要批评更有意义,不是吗?
多数学习成绩不好,不爱做作业,课堂纪律差的孩子,其实内心都是一个自卑焦虑求关注的孩子罢了。他们更需要得到正确的心态疏导,而不是纯粹的指责批评。这也是为何有孩子接受不了批评做出轻生决定的原因。想想孩子本身其实很难受了,有些事情他们不懂得表达,只能通过大人眼里不好的行为来抒发。到身边的世界没有人懂他,所以他会更难受。变成大人眼里更加的变本加厉。
第五,家长切勿失去理智。也许家长本身在教育这条路上没有得到很好的经历和体验,可能也在小时候积累了对老师有不好的印象,导致在孩子的教育上会出现个人的情绪爆发,护犊子的行为,也许护的其实是他自己的脸面尊严,或是曾经脆弱的心灵体验。
无论如何,学会沟通,必要的时候咨询第三方专业人士,目标都是让孩子能好好学习。
感谢邀请@悟空问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