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患溶血性黄疸出院后如何护理?

2023-05-07 3:50 百科知识 fufang419

新生儿出现黄疸是相当常见的,占新生儿总数70%以上,早产儿出现黄疸的几率要高于足月儿,但大多数都属于生理性黄疸,体内血胆红素小于15mg/dl,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两周左右均可消退,早产儿可能会持续的较长一点。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就属于病理性黄疸。血溶性黄疸可伴随表现有贫血、肝脾大、水肿、精神萎靡、心衰等。一般治疗方法医生会采用光照疗法,黄疸稍微严重的还会配合药物治疗法,对于黄疸非常严重,光照疗法失败后治疗的方法就是换血,通过换血的方式降低胆红素。

新生儿血溶性黄疸出院后该如何护理呢?

1、增加哺乳次数,尽可能的让宝宝多吃一些母乳,促进排泄及早建立宝宝的肠道菌群,是有助于宝宝黄疸消退的重要手段。

2、适当有间隔的给宝宝补充水分,正常情况下的新生儿只需要哺乳即可,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的。但是黄疸宝宝是需要适当充足补水,保证一天6~8次的小便,如果小便过少是不利于黄疸素的排泄。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宝宝可以适当的晒晒太阳,能够更快的让宝宝的黄疸褪尽。给宝宝日光浴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每天最多20分钟,而且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避免阳光直射。

4、出院后在正确的护理下,无论宝宝的黄疸是否完全褪去,都要在42天后回医院复诊检查下。

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一下《美女药师伴你健康行》关注孕期、育儿健康话题。


每个新生儿都有黄胆,是在母体中积累下来的,出生后有些婴儿十多天就正常了,但有些婴儿需要一定的时间,大医院有会婴儿在四十二天,有个体检,多喝水,睡眠充足,等报告结果有相应的?充蛋白质,鱼干油之类的营养剂。


新生儿黄疸,绝大多数属于生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改变导致的。这种代谢改变会引起胆红素生成增加、清除减少以及肛肠循环增加,使血中胆红素增加,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巩膜)发黄。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的血红素增多,来不及在肝脏转化和进一步清除引起的。这种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不过,既然已经从医院出院,证明黄疸有明显减轻,小孩子可以正常的喂养。当出现以下的情况时,需要去医院复诊:

至于后面问的注射免疫球蛋白后能吃什么药,不知道问题是什么意思,就是免疫球蛋白以后,并不需要额外吃什么药来加强免疫球蛋白的效果。

小孩子在喂奶的过程中,可以间断的喝点水。切忌吃茵栀黄等一些中成药来退黄,不但没有效果,还可能对肝有损害。


谢谢邀请。

新生儿焕溶血性黄疸出院后如何护理?什么情况需要再就医?

我家孩子生下来,48小时没到,护士查房时发现孩子面部发黄,用仪器测胆红素,已经达到17mg/dl。因为顺产,自身身体状况不错,两天半就出院了,而孩子却被送进了新生儿病房。那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是我和家人最难熬的日子,尽快自宝宝治疗好后接回家一直到现在宝宝也未曾一晚离开我身边,但每每想到他一个人在医院小小的病床上撕心裂肺地哭,我就非常难受和自责。

我后悔自己产检没有更仔细一点,自己o型血,却没有进一步检查和预防。让孩子一出生就遭受痛苦。在这提醒所有孕期的宝妈,如果你是o型血,一定记着去医院监测血型抗体,预判风险以便提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当宝宝生下来,一旦在48小时内就出现黄疸,往往就是病理黄疸,而病理黄疸居多的原因就是abo溶血引起的具体情况可以参照下图。(红圈圈的就是当时我家孩子黄疸出现的时候,处于高危区)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结合自家孩子当时的情况,来说一说如何护理的。

我家孩子接出来孩子已经在医院接受了免疫球蛋白注射,蓝光照射以及药物治疗,中间胆红素值在照射蓝光后就降低了,但通常过些时刻又上涨,反复了十天左右,最终是在将近两周稳定下来医生才给出院的。

所以回来护理第一点就是要观察宝宝黄疸还有没有加深,如果一旦有加深应立马就医。

第二点,让孩子多喝奶。如果奶水不足,就喝奶粉。一定要让他多喝,喝的多,排的多,才更利于恢复。

第三点,医院开的褪黄疸药,如果有茵栀黄,不建议给孩子喝。我家宝宝在医院应该也一直吃了这个药,回来时一直拉肚子,喂了几次上网查了很多孩子都有这个情况(看下图)。后来停药孩子就没拉肚子了。在之后又看到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明确了茵栀黄对婴幼儿的危害,但是我不明白现在的医院为什么还是在开这个药。我家弟弟孩子腊月出生,是生理性黄疸,医生也给开了。我提醒他们停了药,孩子的黄疸没到一周就自动退了。


第四点,多抱抱宝宝,给他安全感。我家孩子接回家嗓子已经哭哑,发音都有点困难。孩子爸爸,孩子奶奶还有我自己每天都轮流抱,让他尽量不哭。在我们怀里,孩子睡的也更熟些。

第五点,纠正头型。宝宝一个人住院,估计医院护士给宝宝喂奶只在一个方向,本来出生孩子头型非常正,但接回来已经偏向一边。尽管我带孩子睡觉尽量给孩子朝相反方向,但到现在,孩子如果剃了头发,头还是有点偏。

关于出院后如何护理宝宝主要就是以上几点,多喝奶,晒晒太阳,黄疸有加深需要去医院,然后就是多抱抱孩子,希望所有的宝宝都能健康!

愿题主宝宝以及每一个溶血宝宝都能早日康复,常伴妈妈左右!


如果在住院期间注射过白蛋白或者丙种球蛋白的要注意推迟打预防针,至少要推一个月。我家老二因为黄疸高两次住院,第一次住picu,出院的时候医生居然没有提醒我们注射过丙球。第二次住picu,出院的时候医生下医嘱提醒我们要推迟打疫苗。所以第一家医院的医生太不规范了,虽然也是三甲医院。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一般分两种ABO和Rh两种溶血性黄疸,不知道你家宝宝属于哪一种。


宝妈的血型是0为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的的情况下会出现ABO。其实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发生的几率是非常小的。而且病情大多较轻,治愈后大多恢复良好。

然后就是新生儿Rh溶血病。其实咱们中国人血型绝大多数是Rh阴性。而这个溶血病主要发生在Rh是阴性、胎儿的血型是Rh阳性时,个别情况下母子血型均为Rh阳性也会发生Rh溶血病。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在第一胎宝宝身上。发病的几率特别低,但是一旦发生情况比ABO溶血病严重。


关于护理方面,①平时呢多给宝宝晒太阳,这是有助于黄疸消退的,现在室外太冷可以将宝宝放在室内阳光比较充足的地方,让阳光直射到宝宝皮肤身上。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好宝宝的眼睛不要被太阳直射。②多给宝宝喂温开水,排尿是促进胆红素排出。③宝宝在黄疸期间常有远兮无力,不想吃奶的表现。所以宝妈要少量多次喂奶。④观察宝宝大小便的次数,以及大小便的量。如果宝宝有胎粪排出延迟,大便干结等情况也要及时注意的。⑤观察宝宝的体温,脉搏,呼吸。以及精神,睡眠,吃奶的情况,如果有异常也要及时就医。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对不起老师,这个问题回答不上,很抱歉,谢谢


星星说健康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关注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除面颊部皮肤和巩膜可见轻度黄染外,无其他异常临床症状、体征。

溶血性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

出院后的护理一般为:

1.多晒太阳,晒太阳时注意阳光的光线强,一定要保护眼睛。

2.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3.适量补充水分。

4.及时观察新生儿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发现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