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妇会不会把病毒传染给胎儿吗?的确有可能,因为在乙肝的传播方式里面,其中之一就是母婴传播。在没有母婴阻断的年代,母婴传播的确是造成很多新生乙肝胎儿的原因。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乙肝疫苗已经开始全面普及。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对于新生儿实现免费接种乙肝疫苗,这就让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得到疫苗的保护。而免疫球蛋白的注射,又让乙肝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更高。
对于乙肝孕妇来说,在孕期做好肝功能和病毒量的筛查,出生后,可以尽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给新生儿提供更加完善的保护,双管齐下的情况下,母婴阻断的成功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所以如果是孕妇患有乙肝,也没有必要说因此去过分紧张,甚至万一怀上了,再去因为乙肝阳性去做流产。对于宝宝来说,妈妈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体内病毒载量高不高,感染时间的长短,甚至遗传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以下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乙肝孕妇很多都会担忧会不会传染给宝宝的问题,的确,乙肝病毒是可以经妈妈传给宝宝的,尤其是“大三阳”孕妈,一般体内病毒含量较高,病毒的复制也比较活跃,所以妈妈传染宝宝的可能性也较大。
1. 隔断宫内传播:
因为妈妈跟宝宝的血液是通过胎盘进行交流的,胎盘是有一定的隔绝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妈妈跟宝宝的血液不会混合,但如果发生碰撞、挤压、先兆流产等损伤胎盘的情况,使胎盘的屏障功能受到的损害,就有可能造成妈妈的血液“漏入”宝宝体内,造成宝宝也感染病毒。所以要阻断宫内传播,就要保护胎盘不受损伤,保护其屏障功能。
2. 隔断分娩过程传播:
在分娩过程中,宝宝失去胎膜的保护,如果吞饮妈妈产道分泌物,或破损的皮肤黏膜跟妈妈产道的血液或分泌物接触,都有感染的风险,所以乙肝感染的妈妈最好到正规医院分娩,尽量缩短产程,减少宝宝在妈妈产道的时间,减少其吞饮妈妈产道的机会,在整个接生的过程中,医生尽量少助产以减少宝宝皮肤黏膜的损伤,必要时进行剖宫产,尽快完成分娩。而宝宝出生后应该马上清理五官及体表的污血,尽量减少与妈妈血液的接触。
3. 隔断哺乳传播:
乙肝感染的妈妈乳汁内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如果哺乳,可能会增加宝宝感染的风险,所以不建议乙肝感染的妈妈为宝宝哺乳,同时,妈妈也不要跟宝宝共用餐具、毛巾等,较少体液的接触。
4. 注射疫苗:
在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内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跟乙肝疫苗,出生1个月后再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跟乙肝疫苗,出后6个月后再注射一次乙肝疫苗即可。如果想知道宝宝有没有产生乙肝抗体,可以在宝宝一岁是检查,如果HbsAb阳性,就表明宝宝有一定的抵抗力,不易感染乙肝。
我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有机会当妈妈吗?传染孩子怎么办? ——如果被确诊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很多年轻人,尤其有生育计划的年轻人,大多被担心、无奈、恐惧所笼罩!
不敢告诉家人,怕被嫌弃;更不敢要孩子,怕传染给宝宝。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该如何面对?如何防止宝宝被乙肝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
它已经是危害全球人民健康的严重问题。全球有20亿人感染HBV(乙肝病毒),其中有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 据世卫组织报道,每年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中约有65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衰竭。 我国属于乙型肝炎高流行区,在2006年以后,我国的乙型肝炎感染率下降至7.18%,成为中等流行国家。因为人口基数大,如不从根源上彻底阻断,仍有很多的儿童感染乙肝。
因此,国家肝炎防治医学会从2013年起成立“小贝壳”基金项目,目的是推广乙肝母婴阻断,从根本上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最大限度降低新生儿乙肝病毒的母婴感染,力争实现中国新生儿乙肝病毒零感染!让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宝宝不再受乙肝病毒困扰!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输血,注射,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由于严格筛查,现经输血或血制品导致的乙肝感染已很少,而母婴垂直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传播方式。 现有乙型肝炎约半数以上为母婴垂直传播所致。
由“大三阳”(表面抗原,E抗原阳性)的母亲分娩的婴儿中,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达95%,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包括三种途径: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和水平传播。 ①宫内传播:以妊娠晚期及产前为主,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受到宫内感染; ②产时传播:是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因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或分泌物而被感染。 ③产后传播:主要是母婴密切接触。 其中前两种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也是新生儿出生后预防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如何有效地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率,降低慢性肝病发病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产前抗病毒治疗,对病毒高载量的孕妇预以联合阻断,最大限度阻止母婴传播,势在必行!
由此可见,无论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是发病期正在治疗的乙肝病人,都可以再医生指导下完成妊娠,生产,且经规范的母婴阻断,完全可以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乙肝有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所以,乙肝妈妈怀孕,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所生的孩子,这种传播途径叫做母婴传播,也叫垂直传播。
疾病能够通过怀孕或生产传染给新生儿,其中发生的是病原体的传递,这个过程叫做传染。所以,乙肝是一种传染病。
遗传,是指两代人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如父母的肤色、身高、胖瘦等相貌特征的遗传。还有一些疾病,如白化病等,能遗传给下一代。
传染和遗传的区别是:传染的过程是可以切断的;而遗传到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办法阻止其发生。
目前,对乙肝妈妈采取的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乙肝妈妈在怀孕期间检测乙肝病毒DNA,如果乙肝病毒DNA载量非常高(欧美是超过20万,国内是超过100万),可以替诺福韦或者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以最大程度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乙肝病毒通过宫内传播给胎儿的风险。
产后阻断,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在12小时之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随后,在出生后1个月和6个月的时候,再分别注射一剂乙肝疫苗,使婴儿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新生儿出生以后,由于注射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感染乙肝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乙肝妈妈还是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
1、如果在喂奶的时候,乳头有出血、伤口,同时婴幼儿口腔有破损、出血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
2、平时皮肤有破皮、出血的情况下,要注意各自保护伤口,以免直接接触。
3、个人卫生、生活用品最好单独使用。
我是肝病科龙医生,是一位擅长乙肝母婴阻断的大夫,如对我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我,谢谢!
大家好,我蒋佩茹医生,前上海市产科肝病中心主任,和前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主任。我以自己的名誉做保证。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国家有成熟的乙肝母婴阻断的措施。那就是在宝宝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大于等于100个国际单位和在24小时之内接种乙肝疫苗的第一针;分别在满月和六个月的时候,接种第二次第三次,这就是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措施疫苗接种的0、1、6的方案。
对于乙肝高病毒感染的,HBV DNA大于等于2×10的6次方的孕妇,可以在24周到28周之间选择启动抗病毒治疗,选择的药品是,替诺福韦300mg,替比夫丁600mg或者拉米夫定这三个药品选择一个即可。通过在医生指导和严格观察下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在孕期将病毒载量下降到一个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范围之内。可以选择到分娩之后1-3个月停用药(中国慢性乙型肝炎肝防治指南,2015年版)。认真完成以上这几项措施的实施,我们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率可接近100%,这是不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所以乙肝感染的姐妹们行动起来,在孕前积极检查评估自己的感染和肝脏的健康情况,积极治疗治疗和排除不适应妊娠的严重的终末期的乙肝肝病,比如说失代偿性肝硬化。积极治疗急性活动期的乙型肝炎,就可以给自己和家庭创造条件怀孕。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也是家族的未来,是夫妻和谐、甚至是家庭幸福的保障,所以每一个感染乙肝的姐妹们,请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做母亲的权利。乙肝妇女要求生一个健康的宝宝绝对不是过高的要求,更不是侥幸的心理,我们有力的科学的依据,这就是国际国内制定的慢性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方案,是有科学依据的,是非常靠谱的、值得信任的。这些措施可以有力的支持你们完成自己的心愿,完全有可能为自己、家庭及社会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我们做医生的定会全力的支持并全程的保驾护航的。
相信科学,相信自己,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是我们医生的义务和权利。希望大家,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学习医学科学知识,支持正确的靠谱的科普,支持医生的科普积极性,谢谢大家!
乙肝病毒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有不少准妈妈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对于孕期应该如何处理,以便将母婴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是所有乙肝妈妈最大的心愿。
Jojo将门诊准妈妈最喜欢的提的10个问题整理如下:
1、经常听你们提到大三阳,小三阳,它们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乙肝两对半检查?
答:乙肝两对半包括以下项目: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简单来说就是查的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Ag抗原具有致病性,而Ab抗体是起着保护作用的。所有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都会进一步检查“两对半”。如果HBs-Ag,HBe-Ag,HBc-Ab阳性,也就是两个抗原是阳性,那么就是所谓的“大三阳”,如果HBs-Ag,HBe-Ab,HBc-Ab阳性,一个表面抗原阳性,两个抗体阳性,就是所谓的“小三阳”。
大三阳的孕妇处于疾病活动期,传染性要强,母婴的宫内感染率也会高些。
2、哪些情况下会感染到乙肝病毒?
答:主要通过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大多是在分娩时接触HBV 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是重要的传播方式。
3、如果是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能怀孕吗?
答:HBV阳性妇女计划妊娠前,最好检查肝功能。肝功能正常的可正常妊娠;肝功能异常者,治疗正常,且停药后6个月以上复查正常则可妊娠。虽然乙肝病毒含量的高低不能单独作为是否可以怀孕的依据,但是因为其是影响HBV 母婴传播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所有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妇女在计划怀孕前需做较全面评估。
4、那如果是乙肝准妈妈,怀孕期间要注意什么?
答:肝对凝血功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妊娠合并乙肝患者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的异常等,导致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高。乙肝妈妈们孕期必须定期复查肝功能,尤其在妊娠早期和晚期。
5、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乙肝病毒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答:研究数据发现,单纯乙肝病毒感染并不会引起胎儿畸形及流产。但却有可能准妈妈因为肝炎活动或者并发症,需要终止妊娠,导致流产、早产。因为并发症等引起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死亡的风险增加。
6、 什么是宫内感染?乙肝病毒携带者,宝宝将来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是多少?
答:宫内感染是指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在孕期、分娩期将病毒传染给了胎儿。在正规阻断治疗后,85% “大三阳”妈妈能生出健康的宝宝,小三阳、HBV-DNA检测值低的阻断效果非常好,甚至能够达98%-100%。影响阻断效果的主要是母血的病毒DNA量太高和E抗原阳性(大三阳)。
7、听说孕期打高效免疫球蛋白,能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那么乙肝准妈妈们妊娠期需要应用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吗?
答:不需要!
研究发现,孕期注射与不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的阻断效果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8、乙肝准妈妈,顺产过程中新生儿感染病毒的风险是不是比剖宫产大,有必要直接选择剖宫产吗?
答:与顺产相比,剖宫产并不能降低HBV的母婴传播风险。所以乙肝妈妈们没有必要因为担心顺产感染风险高而选择剖宫产。
9、现在主要用什么方法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孕妇HBsAg阴性时,新生儿应该在出生0、1月、6月分别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
答:对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目前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最主要的措施出生后应给予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免疫。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采用该方式,“小三阳” 妈妈的宝宝基本不会被感染,但少部分“大三阳”妈妈的宝宝仍会被感染;主要原因是部分宝宝在全程注射疫苗后未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或抗体滴度不够。
10、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给宝宝喂奶吗?
答:正规预防后,不管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其新生儿都可以母乳喂养。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你好,我是Jojo,一名妇产科主治医生,上海女性康复医学会妇产科科普学组委员,多平台自媒体人,致力于女性健康科普知识分享!喜欢我的回答,就点个关注呗,谢谢!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我是高级育婴师、母婴KOL福林妈咪,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在我国就乙肝高发的原因来看,主要是家族性传播,其中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如果女性患有乙肝,所生宝宝又未注射乙肝疫苗,那宝宝就大有可能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而且,宝宝最初感染病毒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的关联。
据有关数据显示,胎宝宝、新生宝宝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大约会有90%~95%的概率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感染病毒后,大约会有20%的几率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而到了成年时期,感染乙肝病毒,只有3%~6%的可能发展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这也就是为什么,宝宝在一出生就会被及时注射乙肝疫苗的原因。
所谓母婴垂直传播,就是宝宝直接受到母体病毒的传染,具体表现分这三种传染方式:
?在母体子宫内受感染:
我们都知道胎宝宝就是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这些营养物质多存在于母体血液中。
如果孕妈体内携带乙肝病毒,那么乙肝病毒可能就会直接通过胎盘屏障,从母体的血液,进入胎宝宝的血液,形成宫内感染。
有文章指出,怀孕时胎宝宝受传染的机会并不是很大,大约会占3%。
?在出生过程中内受感染:
有过顺产的经验的宝妈都知道,顺产时,宝宝是要经过妈妈产道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宝宝误吞乙肝病毒的妈妈的羊水,或者与妈妈的体液及血液有直接接触与交流,那就会造成宝宝直接感染上乙肝病毒。
这种分娩时婴儿被传染乙肝病毒的方式也是最常见的母婴传染方式。
?宝宝出生后受感染:
有些宝宝躲过母体子宫内受传染和分娩时受传染的“命运”,却依然受到妈妈所携带的乙肝病毒的感染。
这主要是因为宝宝出生后,与妈妈有直接的体液和血液接触而被传染,比如宝宝使用沾有妈妈唾液的食物。
而这种体外通过体液和血液接触传染的途径,发生率也是偏低的。
当然,如果能有效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渠道,那宝宝会携带病菌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孕妈在孕期要密切检测身体状况
对于初次产检的孕妈们来说,在产检时要检查“乙肝五项”,也就是我们常人检验的“乙肝两对半”这一项目。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那孕妈就无须担心,接下来按照常规孕期保健即可;如果检查结果并不理想,那孕妈就要在做一些其他方面的检查,以进一步判断孕妈身体状况。
到孕中期,携带病毒的孕妈,即便是肝功能正常,或者轻度异常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情况,孕妈们还需要再做一次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的检测,以随时了解孕妈的体内病毒复制的情况,看是否需要给孕妈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切断母婴传播渠道。
整个孕期,孕妈都不要因为体内的乙肝病毒而有思想恐惧和担忧,配合医生叮嘱要求,多做产检以密切检测病毒发展状况,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待产。
?分娩时要做到“联合免疫”
很多妈妈也考虑到顺产会加大病毒传染的几率,所以就会选择剖腹产,来切断传播途径。
其实,选择何种分娩方式与母婴传播风险的大小,并没有确切的关系。准妈妈们在临产前,可以根据医生的评估和检查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我国目前对妈妈患有乙肝的新生宝宝,目前一般采用乙肝疫苗主动免疫和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这样双重免疫保护。
即新生宝宝在出生12小时内就先注射乙肝疫苗,然后在宝宝一个月大和六个月大的时候,分别注射第2支和第3支乙肝疫苗。最后,再给宝宝做系统的检测,以了解免疫系统是否建立。
?母乳哺乳需要谨慎分情况
很多乙肝妈妈担心孩子吃不了母乳。其实,孕妈如果整个孕期都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而且宝宝出生后已经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这样的情况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如果妈妈们是在担心,咨询医生意见也是可行的办法。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妈妈们时刻注意卫生,做到喂奶前认真洗手,及时对奶瓶进行消毒,一定不要口对口地给宝宝喂食,餐具也要记得分开使用并进行及时消毒。
乙肝女性只要科学合理的备孕,多做产检及时检测,做到预防和防治相结合,想要一个健康的宝宝都是可以实现的。
乙肝孕妇的确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那么我么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因噎废食,得了乙肝就不要孩子了吧?目前医疗技术发达,采取有效的措施是能够抑制孕母体内乙肝病毒复制,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具体做法是怎么样的呢?
患有乙肝的孕妇在孩子娩出后二十四小时内给孩子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一个月之后继续补种乙肝疫苗及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半年后完成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阻断乙肝病毒通过母婴途径感染孩子。有效率可达到95%以上。
当然需要提醒宝妈们注意的是在孕期一定要注意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活动情况,如果滴度较高,务必在孕5~7月份时开始有效治疗。避免孕末期肝功能出现损伤,甚至诱发肝功能衰竭。及时产检,确保孕期母子平安。尤其需要提醒孕妈们注意体内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的情况,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如呈阳性,婴儿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阳性率极高。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乙型肝炎是传染性疾病,乙肝妈妈怀孕是可以传染给孩子的,但这叫做传染而不叫遗传。
父亲、母亲或者再上一代的疾病通过遗传物质——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疾病叫做遗传性疾病。而感染病原微生物而产生的疾病叫做传染性疾病。乙肝是一种病毒叫做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这种疾病是传染性疾病。
乙肝的传播方法主要是血液传播和母婴的垂直传播。母婴的传播期本质依然是血液传播。因为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接触母亲血液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中国之所以是乙肝患者人数众多,最主要是由于母婴传播造成的。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家族的乙肝患者。
那么怎么才能切断母婴之间的传播呢?让乙肝的噩梦不要世代相传?
1. 孕期阻断
乙肝妈妈怀孕前以及怀孕后要检查乙肝DNA。如果乙肝DNA含量超过10的6次方,说明传染性很强,应该抗病毒治疗。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根治乙肝,但可以明显减少乙肝病毒的数量,当乙肝病毒数量下降后,就能有效阻断母婴之间的传播。一般建议在怀孕28周开始服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病毒药。
乙肝病毒携带者,尤其是乙肝病毒含量高,孕期尽可能不要做宫内操作,比如羊水穿侧,会增加母婴传播的机会。
2. 乙肝疫苗
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必须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为降低中国的乙肝数量立下了汗马功劳。90年代以后的孩子应该都接种过乙肝疫苗。无论母亲是否有乙肝,新生儿在24小时内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3.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妈妈生的新生儿要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让身体产生抗体,但抗体产生的时间要在一个月以后,但乙肝妈妈身体的乙肝病毒可能在分娩时进入到婴儿身体内,需要乙肝免疫球蛋白直接对抗体内的病毒。因此在24小时内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通过孕期阻断、产后疫苗、免疫球蛋白的三重预防,未来中国的乙肝患者会越来越少。
妇产科医生王玉玲,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辅助生殖科副主任医师,从医25年。擅长女性月经疾病、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诊治。著名的女性健康科普作家,新浪微博、今日头条自媒体签约作者,《女性周刊》《国家卫计委机关报》专栏作者。科普畅销书《做个智慧的准妈妈》《子宫的秘密》作者。
擅长:不孕症、月经失调、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疾病的诊断。
欢迎准备怀孕的女性做孕前检查孕前咨询。不孕症夫妻帮助可以私信给我。
你好,我们国家乙肝发病率非常高,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是传染的主要途径。传染和遗传是两个概念。
如果是乙肝妈妈,备孕时要注意些什么?怀孕后及宝宝出生后如何避免被感染?这些都非常重要,以下供大家参考。
急性期乙肝要积极治疗,肯定不能备孕。如果是慢性乙肝,备孕前,最好去感染科或肝病专科评估肝功能。
肝功能一直是正常者可开始备孕;如异常,经治疗后恢复正常,且停药超过6个月,再复查肝功能正常后可妊娠;有的需要抗病毒治疗,需经过肝病专科医师和产科医师评估,才能考虑妊娠。
必须定期复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复查的时间间隔如下:
首次检查肝功能就正常,且没有临床症状,可以1-2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
如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但不超过正常上限2倍,或胆红素升高,或HBV DNA拷贝数较高者,需要请感染科或肝病专科医师会诊,更严重者需住院治疗或终止妊娠。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如果妈妈HBsAg阳性但HBeAg阴性,新生儿经过正规预防后,乙肝阻断率能达98%-100%。所以,HBeAg阴性的妈妈在孕期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HBeAg阳性妈妈,新生儿经正规预防后,还有5-15%会被传染。不过,对HBeAg阳性的孕妇,孕期是否需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还缺乏证据,尚无定论。
此外,曾经的一种预防方式,就是在孕晚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现在已经证实不能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因此,孕期没有必要打免疫球蛋白。
已有的研究证明,乙肝妈妈的新生儿经正规预防后,剖或顺对于HBV传染率来说,没有差异。也就是说,剖宫产并不能降低HBV的母婴传播率,所以,不要为此选择剖。
妈妈如果HBsAg阳性,爸爸或其他家庭成员HBsAg阳性者有密切接触,宝宝最好出生后就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经过正规预防后,不论妈妈HBeAg是否阳性,新生儿均可直接母乳喂养,不增加HBV感染风险。
HBsAg阳性的妈妈,新生儿需定期随访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有无HBV感染以明确是否需加强免疫。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感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胡蓉主任的支持。